DB4414∕T 30-2024 柑橘种质资源圃建设和管理规范(梅州市)

ID

4C1B0AFDF4BB4E6F9EE2696B00A88539

文件大小(MB)

0.21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61,4414,梅州市地方标准,DB 4414/T 30—2024,柑橘种质资源圃 建设和管理规范,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Norms for Citrus Germplasm Resource Nursery,2024 - 06 - 18 发布 2024 - 07 - 01 实施,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414/T 30—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星星、曾莎芮、郑焕明、张志标、刘蕊、马瑞丰、苟文涛、谢岳昌、李国华、,杜小珍、刘杰、郑海清、张鉴波、周芬、梁丽丽、李爱娜、钟琼,DB 4414/T 30—2024,1,柑橘种质资源圃建设和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柑橘种质资源圃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规划、资源圃种植、资源圃管理、资源特征特,性调查、档案管理、保密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梅州市柑橘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80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975 柑橘栽培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柑橘种质资源 citrus germplasm resource,供柑橘品种选育和进行柑橘生物学研究的遗传材料。包括地方品种(系)、育成品种(系)、引进,品种、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和各种类型(人工、自然)的突变体等,3.2,柑橘种质资源圃 citrus germplasm resource nursery,通过植株方式异生境保存柑橘种质资源的场地,3.3,保存圃 reserve nursery,保障柑橘种质资源正常生长和长期保存的场地,3.4,繁育圃 breeding nursery,用于扩大种质资源数量以提供入圃保存和繁育的场地,3.5,隔离圃 isolated nursery,用于柑橘种质资源隔离检疫、鉴定评价的场地,4 选址与规划,4.1 原则,按照自然地理生态分布区域,以保障资源适宜生长为原则,分区收集保存种质资源,DB 4414/T 30—2024,2,4.2 圃址选择,4.2.1 适宜柑橘类果树生长发育的地区,4.2.2 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电使用方便,4.2.3 周边无柑橘检疫性等严重病虫害区域,与其他柑橘种植区及近缘属植物应具有安全隔离距离或,隔离带,4.2.4 能够避免山体滑坡、洪水及风害,且不出现严重冻害、旱害、冰雹、凝霜等自然灾害,4.2.5 土壤质地疏松,土层厚度≥60 cm,有机质含量≥1.5 %,土壤pH 值 5.5~7.0,4.3 圃地规划,4.3.1 种质资源圃应设有不低于40 目的防虫网的保存圃、繁育圃、隔离圃等功能圃,以建设保存圃为,主,4.3.2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围栏、温室或大棚、检测和农机设备、田间工具房、库房、供电系统、排灌,系统、道路等设施,4.3.3 因地制宜,平地可按方形分区,山地可沿山坡、山沟、山脊及道路等分区,4.3.4 种质资源圃可根据地形地貌,设置大区、小区。大区以主干道或支路为界,主干道路面宽5.5 m~,6 m,支路路面宽2.5 m~3.5 m,小区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隔离,5 资源圃种植,5.1 圃地种植,柑橘栽植应符合NY/T 975的要求,5.2 种植数量,5.2.1 入圃保存的柑橘种质资源,原则上每个品种种质保存数量不低于5 株,重要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可以适当增加,5.2.2 每个已扩繁的柑橘种质资源种植1 行,每行15 m,单行单株5 株,合理计划密植,5.3 种植管理,柑橘栽植时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一般每株间距2 m~3 m依次留2株-3株不修剪,让其自然生长,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GB 5804的要求,5.4 检疫与隔离,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需在隔离圃中种植1年~3年以上,即:苗木1年以上,种子和穗条3年以上,经,评估,证明种质资源安全的,方可扩繁种植,5.5 绘制种质资源圃分布图,5.5.1 标明每份种质资源的位置、种植时间、引种来源、保存株数,5.5.2 标出种植种质资源的品种名称与圃位的对应图,即种质资源圃位分布图,5.5.3 每次增减种质资源都应在资源圃分布图上进行标注,同时注明制图日期,5.5.4 种质资源圃分布图定为保密资料,不得任意转借、抄录和拍摄,6 资源圃管理,DB 4414/T 30—2024,3,6.1 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已检测检疫性病害的植株,保存的各个种质资源数量少于规定数量时,应及时补种,6.2 树体管理,6.2.1 幼树树体以轻剪为主,通过抹芽控梢、摘心、拉线整形等措施,培育成立体树冠,6.2.2 结果树体以控梢、放梢为主,初结果树适当控制夏梢,促发健壮早秋梢,盛产果树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6.2.3 衰老树体以更新修剪为主,剪去衰退的枝梢,提高春梢质量,极衰弱树及时更新补种,6.3 病虫害与防治,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